序言后记
《少年风华》序
老实说,从电视中看到的不少“祖国的花朵”们,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太好。许多尚未成人的中小学生,甚至牙牙学语的幼儿园儿童,差不多都是操作千篇一律的社论腔调,开口便是胸怀祖国,闭口就是志向远大,活像一个模子中铸成的标准产品。对大自然没有一丝独特的体验,对社会人生没有一点“出格”的感想,电视上和生活中这些“标准”而又“优秀”的少年儿童,既可悲,又可叹。也许很多人知道,小孩生理上的早熟遗患无穷,可很少人明白,小孩心理上的早熟问题更大。是谁用“精神激素”催熟了我们的孩子?是谁过早地扼杀了我们孩子的想象?是谁泯灭了我们孩子的个性?
亲眼目睹和亲身接触到的这些青少年,让我对中学生诗文书画集提不起兴趣,更不想给它写什么序言,但又不好意思拂挚友的情面,我只好硬着头皮翻阅送来的作品集,可当我翻完了这本
99lib.net
《周子钦诗文书画作品集》打印稿后,我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周子钦同学的多才多艺让人惊叹不已。这位年仅十七岁的中学生,申请了“真空夹紧螺栓”“转炉碳温氧测量仪”“高压风工业制冷器”等四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些发明专利已全部在武汉钢铁集团投入使用,并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价值和经济效益;书法、绘画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金奖、银奖、一等奖,多次参演国家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节目,并荣获“中华英才少年”称号,还获得乒乓球国家二级证书。且不说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单是他所获得的任何一个奖项,即使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也都非常之难。我学习打乒乓球已经好几年了,至今与任何一个球友比赛都是稳拿第二名,对我而言,拿乒乓球的国家等级证书比上九天揽月还难。周子钦同学获全国“中华英才少年”称号当之九_九_藏_书_网无愧。《少年风华》
2009年8月
剑桥铭邸枫雅居
乐为序。
作品集中的诗文真切地表现了这位小伙子精神生活的丰富:有的感时,如《谢池春》《感时》;有的议政,如《由武汉市“禁改限”所想到的……》;有的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如《国殇》《续国殇》;有的抒发对同胞苦难的同情,如《血痂——5·12寄汶川地震》《感五月二十三风雨大作》《如果——寄震后二十五天》;有的抒写同学的纯真友情,如《忆少年》《遥寄友人》;有的表现对大自然的细腻感受,如《秋景》(其一、其二、其三)《秋至》《念菊》;有的表现对人生与生命的感悟和困惑,如《生命》《抒怀》。从这些各种题材和各种体裁的诗词可以看出,周子钦同学真可谓“心事浩茫连广宇”,绝不是那种天天只想着高分数的考试机器,不是那种感情苍白、精神贫乏的书呆子。九九藏书网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当然,周子钦同学毕竟还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诗词格律,这些作品虽然格调清新,但其中古体诗词的平仄和用韵基本上都不太合律,少数文章的学生腔稍浓,少www.99lib.net数语言欧化的痕迹偏重,少数诗词的语调略显老成,总之,一眼就可看出它们还相当幼稚。可正是作品中的这些缺点,这些幼稚,崭露出周子钦同学的真性情,显露出周子钦同学成长的年轮。
前天王泽龙兄在电话中说,有一本出自中学生之手的诗文书画作品集,因其中的诗词多是古体,想请我为该作品集写一篇序。
作品集中的文学体裁也多种多样,有古体诗,有现代诗,有词,有抒情散文,有记叙散文,有杂文和小品,还有不少对联。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很早就把学生分成文、理科,导致青少年视野非常狭隘,恰如《淮南子》中所说的那样,“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不仅学理科的中学生不懂古体诗词,就是学文科和学理科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懂得古体诗词呢?周子钦同学同时还是我们省重点中学理科实验班的班长,既要积极准备高考,又要组织和参加很多九九藏书学校活动。在时间如此之紧、学习任务如此之重的当儿,他居然干出了那么多发明专利,荣获了那么多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赛奖,更让人惊奇的是他还有时间、有心思去写古体诗歌,还能填词,还能作画,还能练习书法,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他避免了我们教育体制的弊病?作品集中另有四首“藏头诗”,今天的青年大学生有几人知道什么叫“藏头诗”?更别说让他们自己去写“藏头诗”了。诗文书画集中有些文章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慨相当深沉,有些诗歌的意境比较优美,有些对联堪称“巧对”,集中的书法也颇见功力,至于那些绘画,则完全超出了我的鉴赏能力之外。
我至今没有见过周子钦同学,只是从他的诗文书画集中“认识”这位少年才子的。子钦同学兴趣如此之广,精力如此之旺,才艺如此之多,他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真不可限量。翻阅他的诗文书画集,深感后生可畏,也深觉后生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