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需知道,也许只有你知道,在你的一身中,一定犯下了罪孽。虽然在这个压力这么大的社会里,我们恨不得都是需要扶助的对象,但是力所能及的慈善,不光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有希望,也是为了减轻你自己的罪恶,这个事情和政府无关,但是和社会有关
有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如果诸恶一直在作,甚至越做越过,乃至是非颠倒,这一切都不影响后面的那句,众善奉行。
只有众善够重,诸恶才能被诛。
这段话是写有关向灾区捐款的事情。我十分认同也一直都是这么想的。很多人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很糟糕,但他们就只会坐在电脑前面冷嘲热讽,玩些文字游戏,觉得自己特别幽默和正义。但我记得有一句歌词这样唱“如果这个世界不够完美不够好,就是在等我们亲手把它变得更好”。就像之前新闻报道有老人摔倒没人敢扶,很多人都在埋怨是这个社会太悲哀才让他们变成这样,其实是他们本来就是这模样。
其实这佛家的方圆之道,和道家的阴阳之道,有诸多相似之处,天下大道,其理同归。这万物构成,一阴一阳;万物轨迹,一曲一直;万物轮回,一圆一方;世间的道理,也就莫过于此。
大道如天,殊途而同归。
至于有些网友认为,中国人的确需要管理,要不然会真的很乱,我认为这是在偷换概念。任何国家任何星球人都需要管理,但管理他们的,不是思想,不是制度,不是文化,不是宗教,不是意识形态不是上级部门,而是合理的法律和尽量的的公正。人民需要的是被服务而不是被管理,而官员最需要的是被管理而不是被服务,我们很多地方不和谐是因为我们不小心给整反了。不需要管理的不是说让你随便杀人放火,看重一个女人就上去强奸,而是说,当一个极其有权有势的人烧了你的房子杀了你的亲人强奸了你的女人的时候,你可以让他得到应得的下场,而不是在上访的路上被相关部门管理了,并且把你说成神经病,你找媒体曝光,结果新闻得到了管制,消息全部被封锁,然后你被官方描述成一个虐妻的妄想症,后来在看守所跳橡皮筋摔死了,最后还把你当成丧心病狂的典范写进历史书里。
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
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
明知不可而为之。
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徐阶连杀头都不怕,自然也不怕罢官,但对辛勤养育自己的母亲,他始终怀着歉疚,荣华富贵已付之流水,何以见母?何以报归?
但当他见到母亲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了。
母亲顾氏听他讲完所有的经过后,却欣慰地笑了:
“你因勇于直言而被贬官,这是我的荣耀啊!”
然后她站起身,去为一脸惊讶的儿子准备远行的行李。
毕竟我并非孤身一人啊!徐阶笑了。他最终下定了决心。
出发,去福建!普天之下,岂有绝人之路!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个伟大的女人,那个女人不一定是妻子,很可能是母亲!
万历十五年,皇帝老儿不做模范工人,开始消极怠工了。
本人觉得这是个好消息,毕竟明朝离我几百年,之后有多乱不关我的事。
作者之前交代过,万历恨张居正,然后发誓要做的比他老师好。我的结论是,“恨”是会结束的。并不像《大话西游》里“不过我真的不明白,恨一个人可以十年、五十年甚至五百年这样恨下去,为什么仇恨可以大到这种地步呢? ”,恨与爱一样会随着时间淡去。
万历同学当了15年劳模以后,发现不过如此。当初憋着的那一口气已经不再了,他并没树立起远大的志向,那么为什么还要折磨自己?我不干了,我要舒适的生活,你奈我何?
伟大的是张居正那3年的游历生活,并从中建立起来的体恤普通民众的心。
万历发生了什么是个谜。我觉得如果什么也没发生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本人身上发生过这个。从小到大一直是乖宝宝,有一天我突然不干了。在我家人眼里,我发生了什么可能也是个谜,也猜测是否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故。实际上本人也不好解释,只是失去了目标,没有了信仰。以前所做的也许不值也许不对,往后的路不知道该怎么走。我只是——不干了。
我再次捧起书本倒确实是被刺激了。这世上的事,不好说~
靠,写得太恶心了。
前面那个大奸大恶的人怎么就充满了理想与信念了。
真是没经历过的人不知道,那一刀划下去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一次机会失去,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也知道那么多前辈在自己眼前,他料不到结局吗……
能够急流勇退当然是好的,但是退不了就变成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了。那是在找死啊。
他不想说“我死后,哪怕巨浪滔天”,他想说“我死后,你们要再接再厉”——哪怕,踩着我的尸骨过去也可以。若你们有良心,就念着我最后的好。若你们不念我,我也尽力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虽然4大本《张居正》我还没看,但是我现在要说话了。张居正和李太后——绝对有一腿!作者自己写的“这世上没有没来由的情,也没有无中生有的恨”,凭什么一个玩尽手段的人变得大公无私了!因为——吾爱,我虽不能长伴你身边,但我会尽我的力量保护你,你心中所愿就是我前进的方向——参考巴里安。
朱祐樘的故事足矣写本小说了,风云跌宕,杀机四伏。在这样混沌黑暗的日子里,却有着那么多闪光的人,像玉石般珍贵,我不说他们像钻石,因为钻石的光芒太刺眼。温润如玉,莹泽剔透,才是最为让人感动的人性的温柔的美好,而钻石的光彩则太夺目,非英雄豪杰难以焕发啊。我不知道朱祐樘是不是真的累死的,只是想说,他的身边应该有个人告诉他,这世上像你这样的皇帝并不多了,你的身体才是这个帝国绵延的支柱啊。
长期旅行的人特别容易陷入这样的心境,厌倦日复一日的旅程,感性也逐渐磨损,对于旅途中邂逅的事物不再有任何关心,只是不停地往前走,知道有一刻,回过神来自己也觉得愕然:“我到底要往哪里去呢?”
或许,有这样感受的,并不限于旅人吧?
关乎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行走。旅程就是人生,人生也就是一段旅程,旅程的感悟也即人生的感悟。从启程之初我们就没有停止过对自己行走的“使命”的质问。
“你没有读过兵法吗?围师必缺!”
《孙子兵法·军争篇》:凡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城可拔,军可破。
围师必缺原文为围师必阙,汉简《孙子兵法》作“围师遗阙”。
不禁想到商汤的“网开一面”,不过“网开一面”实际上是去其三面,围师必缺是指要开一面。前者是“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后者是“以示生路”而后拔城破军。天渊之别。
在名著《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借用别人之口,对那位命运多变的主人公方鸿渐做出了这样一个评价:
你是个好人,却并无用处。
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海瑞。
在黑暗之中的海瑞,是一个无助的迷路者。
好人卡发到了海瑞身上了。。。
对于万历来说,海瑞只能用来给民众当偶像,给政府当正面典型,可以供起来,但不能用。因为他不合适,不适合搞政治。
一个人要甩掉另一个人最经典的莫过于发好人卡了:你是个好人,可是我们不合适。海瑞,你也是个好人,可是你与黑暗的世界无法兼容。
十年前,当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场合,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我记得,当时我碍于形势,连连点头,虽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他所言,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所幸,这两样东西我还带着,虽然不多,总算还有。
当然,我并不因此感到自豪,因为这并非是我的意志有多坚强,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于,我遇到的人还不够坏,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吃的苦头还不够大。
我也曾经见到,许多道貌岸然的所谓道学家,整日把仁义道德放在嘴边,所作所为却尽为男盗女娼之流。
我并不愤怒,恰恰相反,我理解他们,在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仅此而已,虽不合理,却很合法。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人在历经沧桑苦难之后,都会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这是作者在张居正这一节后发的感慨,而我现在想到的却是海瑞,还有《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两人有个共同的特点:真正精彩的人生从40岁后才开始。
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