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内含少量剧透
书的一开始是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场,一个又一个小事件发生在Liesel的身边。目睹弟弟的死亡,来到寄养的家庭,结交新的朋友,熟悉新的爸爸妈妈,还有“偷”走的一本又一本的书,就是这些琐碎平常的小事件,尽管不全是愉悦的故事,仍然能够把在处处留存的“fubrer” 和"heil hitler“的字样也冲淡,让人忘记这是个残酷的战争时代。
每一个小故事都是有惊无险,甚至难以说有强烈的“惊”的感觉。甚至当Max到来,那种被恐惧笼罩的阴影也被Liesel与Max的互动扯开,会人看到的一丝丝光线。即使是Max的存在可能被发现,理所当然地会为Liesel的家庭带来麻烦的时候;即使是炸弹在轰炸,大家都躲在地下室里的时候;即使Hans没克制住自己的同情,给了jews面包的时候,心里也没有过于强烈的紧张感,结果也是相安无事。也许正像书所写的,当Liesel读书的时候,可以抚平人的心,仿佛什么都不会发生。
直到那颗炸弹落下,一瞬间,大家就突然都不在了。所有的小故事,平平淡淡的小故事里鲜活的角色们,都随着那一颗炸弹灰飞烟灭了。前面的稍显温和的故事,如同平静的水面一样,忽地被轰得支离破碎。我觉得这一本书,前面长长的故事,既包含了liesel的成长与生命,也正是为这一刻铺垫的。就在这一刻,战争的残酷又丑陋的嘴脸才真正地赤裸着在你面前。
开始读的时候,因为顾虑到二战的背景,我以为悲剧会接二连三,读到任何一些不符合当时价值观的人物行为,就会担心悲剧的发生,为Max, 为Rudy,为Papa。但显然,作者是让人发现,失去的痛苦风云涌动,是在一秒之间的。当我扫过那短短的几行字时,那颗炸弹也一同落在我心里,毫无防备,掀起波澜。
借了图书馆的书读了。The misterious biped 和 the restless ape 没有仔细读,因为讲的是人类种族起源,兴趣不大。书中用很生动的方式展现了很多科学家的形象与发现。提到“形象”是因为书中时不时略带八卦地提到了他们的eccentricities。书里包含了大量的科普信息,上通天文下达地理,物化生地通通囊括其中,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历史都以一种简单清晰地方式被列出,让人不禁感叹世界之神秘莫测。
非常喜欢书的结尾里写的:“As humans we are doubly lucky, of course: We enjoy not only the privilege of existence but also the singular ability to appreciate it and even, in a multitude of way, to make it better.It is a talent we have only barely begun to grasp. " 可惜作为人类,我们无法仅仅著眼于宏大的世界,反思作为人类所拥有的责任。为了生存于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社会,时常必须为生活中相较下似乎毫不起眼的小事耗费心思。人与地球、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类、自身的关系,孰轻孰重我却不敢妄下定论。既不能全然否定人类创立的社会制度与无数为维持制度而生生不息的灵魂,又无法反驳我们有时只顾着自己生存,全然把自然抛在脑后肆意践踏。可是所谓的破坏,也不过是人类意识到,自己对自然的所作所为,最终在自身的生存上产生负面影响。价值,利益是由人类定夺的,或许只有我们这种生物能够做到。人类不过是渺小却又自大的动物。可是当读着这些书看到部分人类在探究世界的真理时的全赴后继,还有部分人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并竭尽全力补救,又觉得人类真是平凡又伟大的动物。
总之,偶尔思考一下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也不是坏事。反正不管任何活物做什么,尤其是拥有“做什么”能力的人类,Earth doesn't f*cking care!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作为一本大众向小说,还是合格的,但不算优等之作。这本当时是在贴吧上看的,情节印象还是蛮深刻的,一看章节名人体板凳,慕残者说,公路人饼这几个字样就大致想起来讲了什么案子了。但是总觉得写作主要是打着重口的旗号,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不过在这一点做的还是很好的,各个案件都独具特色且夺人眼球。可惜的是,我完全没有三人行是如何破案的印象,好像是分析着分析着就找到犯人了。而且人物形象也很扁平普通,没有什么人物的内在矛盾。简单来说一个男人冲动能打,一个女人漂亮聪慧,一个二傻狗鼻子,一个老教授知识渊博。就算有人物更加成熟的情节,譬如从柔弱的女孩子成为坚强的女汉子(我不记得有没有这样的情节,全系列应该也没读完),猜测也不会有心理描写的铺垫,就是写一两句“xxx觉得,xx似乎突然她成长了,变得更坚强了”这样吧。感觉十宗罪比起被放在“侦探推理”系列,更适合“惊悚悬疑”。虽说印象深刻,但也不是特别喜欢,当时完全是消磨被关在学校突击会考时消磨时间的读物。前面表示这本书“深入剖析了人性的本质”,额,这个我不太敢苟同。反应了人性可能是存在的,但剖析什么的,好像完全没有吧……深入剖析,好像更没有吧……不管怎样,我觉得十宗罪中规中矩,是个一般般的作品。它的人气是有目共睹的,但人气并不代表作品的深度与质量。
确实是比幻夜还美好的夜晚啊,两个麻烦一下子就解决了!虽然此刻的新海如同站在了巅峰,但是麻烦应该会随着时间接踵而至的。时间可是对于一味追求美的人来说最大的对手了。 再加上丈夫对于新海过分追求美的不理解,以及丈夫的姐姐(我已经不记得名字了)依旧手握怀疑的资料,譬如雅也隐瞒的过去等等,虽然被握有外遇的把柄但一旦深究的话又会成为一个对美海的威胁。但不得不说雅也后来真是挺惨的,惨地都让人忘记他谋杀了手无寸铁的舅舅了。最最无辜的还是加藤警官了,只是办个案子,阻止复仇而已就莫名奇妙地杀青了。不过看完总觉得对于美海的过去的描写有些不足,难以理解她是如何从普通的人脱变成一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美女,难道仅仅是对于《飘》里斯嘉丽形象的崇拜与对于美丽的渴求融合而致的吗?关于这一点,看到网上有人说新海就是《白夜行》的女主什么的,是整容替代了美海的。我没看过《白夜行》,没有想法。但我读这本小说后,以为新海一直就是新海,整容成她以前上司的模样后进行蜕变,也因此才产生了以上的问题,就是对于过去的描述不足。 众说纷纭,无论是否与《白夜行》有关,我觉得作为独立出来的小说,剧情非常引人入胜,但对于人物性格的脱变的描写还是有所欠缺的。就像缺失了拼图的一角,整个故事也遗失了一角。
可能是因为自己有些浮躁,几本东野圭吾的长篇都没能坚持下来(尽管我会继续尝试)。由于这篇篇幅较短,还是读完了。转折非常精彩,写作的手法也别具一格。当时读到探究之章的时候一时还没跟上作者,想着不是刚解决事件了吗,怎么又绕回来了,难道我刚才不小心点错了直接把结局给读了?真是一个让自己有些尴尬的小插曲……也证明了东野大师写作的成功。
有时触目惊心,有时风情万种,这大概就是大漠吧!能在艰苦中存活,也没有心存怨恨,大概再怎么可怕,也是她的美好回忆。
看完了目前有的五本书。怎么说,觉得法医秦明系列的书就是这么平平淡淡的类型。不是说案件不够夺人眼球,这不是我最所想强调的。可能是因为作者不是专业写作的,或是写作目的不经相同,在人物与事件的刻画上感觉有些浮于表面,所想表达的一些有价值的想法也非常直率地“讲”出来。这并不能算是缺点吧,因为这样直来直往的写作也有好处,非常清楚明了,也是展现最纯粹的事件原貌。可惜也正是这种比较浮于表面的刻画,让我在读完这些故事之后就记不大清楚具体的剧情,尽管对于这些触目惊心的每一个事件稍有印象,但也就止于此。有一些本应能引起我共鸣的东西,例如犯人的痛苦,或是疯狂冷酷,法医的淡然,或是道德挣扎,这些并没有触碰到我的心,只是简单地带过去,没留下什么。其中最为印象深刻的也就是池子的事件吧,那一段内心独白还是轻轻地触动到我一些的。不过呢,正如前面写到的,作者本不是文学出身,至少在追求法医学上的合理与精准,我相信一定是做到了的(只能说是相信,因为我不学医无法断言)。在闲暇之余读读这系列丛书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而且我觉得至少比排行前几的十宗罪好(个人意见接受反对但表骂我)。
最喜欢第一首诗。 亲爱的小小鱼,我如此爱你。
第一次拜读读金庸的作品。虽然武侠小说赫赫有名(无数电视剧也沾些功劳),不过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读的武侠小说。选择射雕英雄转大概也是因为小时候看电视剧很喜欢郭靖黄蓉这一对吧!断断续续地,终于在一星期里抽空读完。剧情真是引人入胜百转千折,害我好几次打破了自己定下的睡觉时间。最大地感想大概是——真诚的沟通是多么重要啊!看着一群人因为误会打个头破血流感觉很心塞,好在大部分事件都在阴差阳错中得到解决。可能是因为还是很naive,还是喜欢恶人得到了相应的惩罚的美好结局吧,甚至希望那些描述的美好的日子能够成为永恒。唉,时光总是在走啊!人随着长大也总是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啊!
重温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丰富而有趣的人物难怪成为经久不衰的形象。虽然大概是一二年级的时候读的,但是比如田鼠皇后,会飞的猴子,碰三下可以去任何地方的银鞋子,被水融化的女巫,记忆在重新阅读的时候忽地就回来了。阅读英文版主要是为了提升英语阅读水平,不过这本童话的用词与语言是极其简单易懂,毕竟也是给小孩子读的吗!推荐英语初学者阅读,既可以熟悉英文,也可以重温童年。
由于电视剧读了这一系列丛书。感觉电视剧总体上还是比较尊重且依附原作进行的适当改编,除了结尾。电视剧结尾太戏剧化了,再加上没有第二部里水良案的前因后果的铺垫,让人感觉跟闹着玩儿似的。原文中规中矩的破案与全文“波澜不惊”的基调更相符。虽然理解电视剧的商业需求,但是我依旧觉得结尾的改编就是一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