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为了表达中国共产党人、非党人士和人民群众对恩来同志的怀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邀请聂荣臻、薄一波等老同志和古耕虞、程思远等老朋友撰写了回忆文章;邓颖超同志也写了怀念文章。最后,聚集60篇文稿,编辑出版了本书。
本书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选取了一组反映周恩来在“文革”时期重要思想和活动的文章,包括他倾尽心力、辗转周旋地保护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他费劲心思地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特殊时期的生产建设正常进行;他不遗余力地协助毛泽东粉碎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他全力辅助毛泽东积极落实和促成邓小平接管中央工作,促使中央日常工作一如既往地运行;他用高超巧妙的外交政策开启中美两国的友好之路,促使中日走向正常的外交交往。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定”,形成了和平建国的基本共识。此后,又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调处”和国內各党派、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下,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组成、和平建国、宪法草案等项决议和协议。但是,坚持独裁、内战立场的国民党政府不断撕毁协议,连续不断地调集重兵向解放区进攻。
1946年5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随国民党政府还都来到南京,继续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旨在维护国共会谈记要、停战协议、政协协议等,焦点是停战问题,与此相关的还有黄河堵口复堤、救灾物资分配等问题。南京谈判最终虽然破裂了,但在事关中国两个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中,周恩来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的胆略智慧,顶住了马歇尔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与顽固坚持独裁、內战立场的蒋介石政府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最大限度地推迟了全面內战的爆发,使美蒋假和平、真內战,假民主、真独裁的阴谋暴露无遗。同时,在各种矛盾的交织中,克服重重艰险,广泛地领导和发展了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争取了朋友,教育了人民,推动了国统区反美倒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集政治性、史料性、艺术性为一体,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等党的老一代领导人的迷人风范,情节生动,富有特色,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爱的丰碑》如实记录了人们在周恩来纪念馆从运筹到建成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重要贡献,记录了天南海北的同志们和朋友们对纪念馆工程的关注和支持。
书中资料翔实,描叙具体,许多文章读来生动感人,深刻地反映了人民永远爱戴周恩来,周恩来将永远鼓舞我们前进这一主题。
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市是举世景仰的一片热土,这里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遗物陈列馆、周恩来墨迹碑廊、周恩来平祖坟纪念碑和巍峨挺拔的周恩来铜像,因而是名闻遐迩的周恩来纪念中心和研究中心。
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恩来一生的丰功伟绩,继承其革命精神,弘扬其道德风范,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周恩来故居管理处的同志,在工作之余,用一年多时间精心编写出这本《百世丰碑》。
周恩来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极富人格魅力的人,《红军总政委周恩来》以传记的形式,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平实严谨的行文,回忆了周恩来作为红军总政委的这段艰险历程。相信阅读此书,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和无尽的思索。